客服電話
在線客服
Online
公眾號
回到頂部
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屆“世界水日”,聯合國確定其宣傳主題為“珍惜地下水,珍視隱藏的資源”。3月22日—3月28日是我國第三十五屆“中國水周”,今年的活動主題為“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,復蘇河湖生態環境”。
隨著經濟的發展,人口的激增以及城市化的擴展,地下水的污染日益嚴重。地下水被污染后,反過來對工業生產造成危害,并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。因而,地下水的水質監測及科學預警能力顯得尤為重要。
政策背景
地下水污染防治是“十四五”期間生態環境保護的一項重點工作,在“十四五”開局之年,國家先后發布了《“十四五”國家地下水環境質量考核點位監測與評價方案》和《“十四五”土壤、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》,為地下水環境保護提供了政策引導,為地下水環境監測提供了技術支撐。
?? 2021年6月7日《“十四五”國家地下水環境質量考核點位監測與評價方案》指出地下水考核點位分為區域點位、地下水型飲用水源區域點位和重點污染區域風險監控點位,應根據監測點位類型選擇監測指標:區域點位監測基本指標、飲用水源點位監測基本指標或全指標、污染風險監控點位監測基本指標和特征指標。
?? 2021年12月31日印發的《“十四五”土壤、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》明確提出“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排污單位名錄、落實地下水防滲和監測措施、健全監測網絡、強化科技支撐”等要求。
行業痛點
水質監測能力不足:目前大多數的地下水自動監測以水文指標為主(原位監測),無法反映水質情況。
自動化程度低:目前地下水監測洗井多為手工洗井,自動化程度低,而重金屬、有機物等基本指標的監測需要采樣測量 。
監測指標覆蓋不全:《地下水質量標準》(GB/T 14848–2017)中的 93 項指標,覆蓋多種重金屬和有機物,而且檢測下限要求極低,常規儀表難以覆蓋監測需求。
預測預警能力弱:地下水水質自動監測覆蓋不足,尤其對于備受關注的“雙源”地下水,手工監測難以滿足預警預測需求。
解決方案
聚光科技及旗下子公司譜育科技多年來致力于地下水監測的研究,為響應國家構建全國地下水監測網絡、技術體系和信息平臺的規劃,參照HJ164-2020、HJ1019-2019和GB/T14848-2017等標準,充分發揮多年水質監測儀器研發、系統集成以及信息化平臺開發的優勢,推出全方位地下水環境監測解決方案。
該方案采用質譜、色譜、光譜、電化學等多種分析技術,具備在線、移動、實驗室等多種監測模式,可覆蓋地下水全項監測指標,滿足地下水考核點位、重點污染區域、地下水飲用水源地等監測評價、污染溯源、預警預報等需求。
01
地下水在線監測系統
地下水在線監測系統包括原位式和抽取式兩種形式,其中原位式采用探頭式儀表,可實現原位安裝、監測;抽取式需通過無擾動采樣系統將水樣采集至站房,通過質譜、光譜、電化學等分析儀器實現地下水全指標監測。
核心產品
02
地下水監測移動實驗室
03
地下水監測全自動實驗室
04
地下水環境智慧管理平臺